山西某紙業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南部,該公司的主要污染物是來源于打漿、洗漿工段和抄造工段的生產廢水,廢水中主要的污染因子為SS、CODCr、BOD5等。廢水中含有大量難降解有機物質,未經處理排入河流中將嚴重污染納污水系的水體功能,所以必須控制污染源,使企業污水能夠達標排放,減輕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造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紙和紙板的消費水平,是衡量現代化水平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紙和紙板的生產量以年均9.8%的速度遞增,其中2001~2005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3.6%。但是,目前我國國民人均年紙張消費量還不高,只有24.7kg,距人均年消費量54.9kg尚有相當差距。據預測,到2010年,我國紙及紙板總消費量將為6000~8000萬噸,人均消費量達到43~57kg。因此,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GDP的快速增長,必然會帶來紙和紙板的生產與消費量的更快速增長。

眾所周知,造紙工業是水污染大戶。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國縣及縣以上造紙企業排放廢水量約為24億噸,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1%,居第三位;COD排放量為300余萬噸,占全國COD排放量的42%,居位。由此可見,為了控制污染,保護環境,迫切需要解決造紙工業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問題。
1 廢水水量、水質及處理標準
1.1 廢水水量
根據各個車間的生產狀況,生產廢水24h連續排放,污水處理站設計24h連續運轉,污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流量為1000m3/d。
1.2 進水水質
廢水中主要的污染因子為CODCr 1600mg/l、BOD5 500mg/l、SS1200mg/l、pH值6~9。
1.3 出水水質要求
根據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的要求,該廠外排廢水應滿足《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3544-2001)中的要求,即;CODCr≤100mg/l、BOD5≤60mg/l、SS≤100mg/l、pH值6~9。
2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該廠生產廢水的特點是可懸浮顆粒SS含量大且BOD5/CODCr比值較低,廢水可生化性比較差。根據國內外中段水處理的實際運行情況,采用斜板沉淀池+水解酸化+SBR污水處理工藝是一種比較穩妥可靠的方案,即污水在生化處理前,利用物化處理,即斜板沉淀池,降大大降低懸浮物的含量,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原水經預處理工段分離殘漿后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出水泵送至旋流反應斜板沉淀池、沉淀池出水依次自流進入水解酸化池、SBR反應池,出水達標排放。旋流反應斜板沉淀池中的污泥、水解酸化池的污泥、SBR反應池的剩余污泥均自流進入污泥貯池,污泥貯池污泥進脫水機房進行脫水后,泥餅裝車運至廠外。
3 主要構筑物和設備
預處理;尺寸為20.0m×4.5m×4.5m,有效水深為3.0m,有效容積為720m3。內設污水提升泵3臺,二用一備。
調節池;尺寸為5.0m×10.0m×4.0m,水力停留時間4.0h。
斜板沉淀池;尺寸為5.0m×5.0m×4.0m,設計流量為41.7m3/h,有效水深為3.7m,沉淀時間為2.0h,池內設提耙式刮泥機一臺。
水解酸化池;尺寸為10.0m×6.0m×5.5m,設計流量為41.7m3/h,停留時間為7.0h,上升流速為0.7m/h。
SBR反應池:數量為兩座,單池尺寸為15.0m×5.0m×5.5m,水位為5.0m,水位為3.0m,超高為0.5m,污泥負荷為0.1kgBOD5/kgMLSS?d,污泥濃度為3000mg/l,反應池運行周期為8h。
鼓風機房;尺寸為14.0m×7.0m×5.0m,室內設3臺SBR池專用鼓風機,二用一備。
污泥貯池;尺寸為5.0m×5.0m×4.5m,有效容積為100m3,超高為0.5m,為了使浮渣和剩余污泥充分混合以利于污泥脫水,設置高速潛水推流器1臺。

污泥脫水間;尺寸為10.0m×8.0m×4.5m,設1套帶式壓濾機。
4 處理效果分析
采用該工藝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Cr、BOD5及SS,排放廢水滿足《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3544-2001)。具體檢測結果見表1所示。
5 經濟分析
工程總投資估算為100萬元,其中直接投資80萬元,間接投資20萬元。直接運行費為2617.6元/天,折合噸水成本為0.72元/噸水。
造紙廢水是以廢紙、商品漿(大多為進口漂白林漿)為主要原料,生產多種規格的白紙板、白卡紙、箱板紙、瓦楞紙等產品。生產工藝根據產品不同有一定的差異,排放的廢水主要來自廢紙的碎漿、篩漿、浮選及抄紙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根據生產需要有脫墨工序的話,則還有脫墨廢水等等。廢水中主要含有半纖維素、木質素、無機酸鹽、細小纖維、無機填料以及油墨、染料等污染物。木質素、半纖維素主要形成廢水的COD及BOD5;細小纖維、無機填料等主要形成SS;油墨、染料等主要形成色度及COD。這些污染物綜合反映出廢水的SS、COD指標均較高。
目前,國內造紙企業因原料、設備、工藝操作等不同,排水量差異較大。通常噸紙產品的排水量在100~200m3,低者小于50m3,高者超過200m3。一般,企業規模越大,設備越先進、商品漿比例越高、管理越完善,噸紙排水量也就越低。在同等條件下,紙噸產品排水量要高于低檔紙噸產品排水量,如生產瓦楞紙噸產品排水量相對較低,脫墨紙噸產品排水量相對較高。

造紙廢水處理技術
1、廢水處理技術簡介
?。?)基本原理和方法
所謂污水處理,實質上是采用各種技術手段,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水污染得到控制。
現代的污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物理化學法和生物化學法兩類。物理化學法包括篩濾、沉淀、上浮、氣浮、過濾和反滲透以及中和、混凝、電解、氧化還原、萃取、吸附和離子交換、電滲析等,是利用物理或化學作用,將廢水中的某些溶解性污染物轉化為容易從水中分離的形態,并分離出來。
物理化學法則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使廢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被降解并轉化為無害穩定的物質,從而使造紙廢水得以凈化。根據參與作用的微生物種類和供氧情況,其生物處理過程分為好氧、厭氧和好氧厭氧組合生物處理三大類。水污染的物化控制技術在污水處理中占有極大的比重。大多數工業污水由于生化性不高,不宜采用生化法進行處理,只能采用物化法進行處理。城市污水和一些生化降解性較好的工業污水一般采用生化法進行處理,并采用物化法進行生化處理的預處理和后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也多采用物化法去實現。與生化法相反,物化法的優點是見效快、處理效果好、易于管理的控制,其缺點是處理成本高,有的方法還會產生二次污染。
?。?)基本流程
生化法的基本流程
2、造紙廢水常用處理技術
根據造紙廢水生化性較差的特點,對噸紙廢水排放量>150m3、濃度較低的中小型造紙企業,通過氣浮或沉淀等物化處理,出水水質指標即可達到或接近排放標準;而對于噸紙產品廢水排放量在150m3以下,廢水COD在800~1000mg/l以上的大、中型企業來說,由于原廢水SS和COD濃度較高,不可能期望通過氣浮或沉淀處理的方法使處理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這樣,勢必要在物化處理之后,采取生物處理方法,使處理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
6 結語與建議
該方法處理的廢水水質好,且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而且投資少,占地小,且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運行效果穩定可靠,操作簡單,有很高的推廣價值。